加速!自贸区! - 股票知识大百科网

短线K线选股APP

扫描K线 + 分析型态 + AI选股

周收益率达12%以上!

了解详情

加速!自贸区!

  ,因港而生。如今,临港开发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这片东海之滨的创新创业沃土拉开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帷幕。

  上海临港,因港而生,宛如一颗海上明珠般闪耀在上海东南角。临港滩涂造城,平地兴产,十几年来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8月20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临港办公中心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临港开发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这片东海之滨的创新创业沃土拉开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帷幕。

  定位:特殊经济功能区

  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科创板正式开市之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发布并正式揭牌。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规划范围为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临港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现新片区与境外之间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2018年5月在上海临港注册成立的(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8亿美元,总投资达500亿人民币,负责上海超级工厂项目的建设经营及纯电动车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分销和服务等业务。

  “我们用全世界最快的速度,把梦想变成现实。”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介绍说,目前上海特斯拉一切进展顺利,厂房已经造好,生产设备也已进厂。

  在各方大力支持下,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一期)便实现开工建设,充分体现了“上海服务、临港速度”。

  “线上一次登录,线下只跑一次,为您一次办结,努力当好金牌店小二。”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墙上,醒目地写着这样几个大字。

  该中心是在市、区两级政府充分授权下为临港地区企业投资设立的综合服务平台,中心以“审批时间最短、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效能最高、审批服务最好”为目标,打造市、区两级政府审批服务的最佳服务窗口。

  服务中心现场忙碌而不嘈杂,因为现在采取“一网通办”,不用来现场,企业网上就可以提交材料进行注册。

  “临港新片区的定位是‘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认为,新片区将成为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关键载体,并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主要聚焦点就是以供应链、离岸贸易、数字贸易和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为主的新兴。”

  周国平表示,临港新片区可以带动上海南部地区的发展。“上海有东和西,东是自贸区,西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希望东、西可以比翼齐飞。”

  支持:从人才到税收一系列政策

  上海将缩短非本市户籍人才在临港新片区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障金的年限,将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符合购房条件、在临港新片区稳定就业且稳定居住的常住人口,可在临港新片区优先选房购房;实施限价商品房政策。

  近日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包含人才、税收、住房、土地规划、产业集聚交通网络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等50条具体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方面,《若干意见》明确,将优化新片区人才直接落户政策,赋予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权、新片区特殊人才直接申报权、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

  对临港新片区内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录用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打分时加3分;缩短临港新片区“居转户”年限,对符合一定工作年限并承诺落户后继续在临港新片区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对符合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

  同时,在临港新片区实行居住证专项加分政策,拓宽技能人才引进通道,制定技能人才引进目录;实行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对紧缺急需、专业性强的公务员职位采用聘任制,实行协议年薪,一职一薪等。

  临港新片区还将加大对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定向微调新片区住房限购政策,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可购买新片区普通商品房一套;缩短非本市户籍人才在新片区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障金的年限,将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等。

  《若干意见》还提出,将建立临港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新片区产生的所有地方收入,全部用于新片区建设;建立临港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5年总计出资不少于1000亿元;实施税收支持,对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未来:临港“三最”“三新”

  未来临港,要打造最能创新突破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对标新加坡、迪拜等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临港将要打造三“最”、三“新”。

  第一个“最”:打造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对标最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充分发挥上海资源禀赋和开放优势,推动新片区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新的制度框架,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第二个“最”:打造最能创新突破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对标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聚焦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信息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差异化、系统性的制度创新和功能重构。同时,坚持“管得更好才能放得更开”,建立与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

  第三个“最”:打造最自由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高端国际航运,促进开放型经济功能高度集聚;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卡脖子”的重点产业,有力打造一批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此外,临港新片区还将全力打造上海和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做大、做强新片区经济体量、质量,通过打造三个“新”,全力把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和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龙头。

  第一个“新”:打造上海发展的战略新空间。对标东京、纽约等全球城市的最高建设标准,确保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水平建设,以新片区为核心有力推动上海沿海沿湾经济带的崛起。

  第二个“新”:形成上海发展的增长新动力。坚持“四个论英雄”,将亩均产出从700多万提高到1500万,不断提高经济密度;在今年落地1000亿产业项目的基础上,持续引进国内外高能级项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大力发展“跨境”“离岸”的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确保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的目标。

  第三个“新”:塑造上海发展的城市新格局。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联动,形成东西两个扇面、内外两个维度的开放格局;加强与长三角沿海城市的协同,打造东部沿海一体化发展廊道,推动新片区成为面向亚太的国际枢纽城市。

  对话

  青年报×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屈林

  青年报:临港科技创业中心是怎样定位的?又是如何为创业者服务的?

  屈林:临港科创是全国较早的一批智能制造国家级孵化器,成立已经10年。一开始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定位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这个产业领域,所以现在我们从整体的产业培育和服务平台搭建,都是围绕着这个领域去做的。一方面包括工业、服务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无人驾驶、传感器等一系列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另一方面也包括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一系列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青年报:你们是如何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服务,让产业与市场融合的?

  屈林:2013年左右,我们就开始在长三角地区布局,上海的国际化属性、金融优势、人才资源等方面比较强,但上海的创业成本相对比较高、土地资源相对比较稀缺,那么我们就在江苏、浙江成立分中心,与上海协同。同时,长三角区域很多企业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他们也希望在上海的平台上扩展品牌价值,实现资源的汇聚。所以我们也会开放物理空间、政策服务,乃至整个产业孵化体系,去大力协同合作。

  2019年,我们将长三角产业发展一体化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也会积极地跟长三角的兄弟省市,以及相关的部门和园区,共同分享我们的大服务,希望可以真正推动整个长三角产业的发展,推动整个智能制造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已先后与绍兴、杭州、徐州、南通、泰州等区域开始合作。

  青年报:临港成为自贸区新片区后,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屈林:如果说过去的自贸区更强调“便利”,那自贸区新片区更强调“自由”。新片区的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这“五大自由”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这五大自由的实施,显而易见将会极大促进国际企业,尤其是国外的中小研发企业落户临港。同时,国内的科技企业在新片区内与国际对接将不再困难,“走出去,引进来”将会更加容易。至2019年8月,我们园区已有注册企业超过1000家,50%以上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目前规模还在不断发展壮大。未来三年在新片区的政策引导下,估计园区将突破2000家专业企业。

  我们预计今后在新片区内,国内外创新要素将更自由地流动,国际技术交流将更加踊跃,国际技术转移大有可为。我们临港科创中心作为上海技交所智能制造交易中心,将努力打造一个集技术交易、技术展示、技术培训、技术研发、技术孵化五位一体的产业孵化平台。

  大事记

  2003年

  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和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6年

  国家级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临港新城,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工。

  2010年

  国家工信部授牌临港为国家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5年

  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临港行动方案,临港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2018年

  临港地区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启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举办。

  2019年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

(责任编辑:DF387)